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小米、蘋果等增産,尋求華為手機份額

小米、蘋果等增産,尋求華為手機份額

2020/10/19

PRINT

     在智慧手機市場,中國華為技術似乎開始失去速度。由於美國商務部9月15日啟動對該公司的半導體出口管制,2020年産量預計將比上年減少2成。另一方面,中國的小米等競爭對手將生産計劃增加1~5成以上,尋求奪取華為的份額。此外,發給日本零部件廠商的訂單也出現激增,廣泛産業的競爭環境正在改變。

   

     美國IDC統計顯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2020年智慧手機供貨量預計減少1成,降至12億部。雖然連續4年減少,但押注華為的減産,提出樂觀生産計劃的廠商開始增加。

  

     美國蘋果最近向供應商提出計劃,表示將2020年的「iPhone」産量定為比當初計劃增加1成的2億2000萬部左右。多家供應商表示,智慧手機份額排在第4位的小米和居第5位的歐珀(OPPO)也提出2021年比2020年計劃增長逾5成的約2億部的生産目標。

    

 

      形成對照的是,華為2020年的生産計劃似乎僅為比上年減少2成的1億9000萬部左右。在9月15日的制裁啟動之前,為了避免生産受到影響,一直增加智慧手機零部件的庫存,但存在極限。零部件庫存被認為可用6個月左右,到2021年1~3月以後預計進一步減産。

    

     餘波還波及零部件廠商。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的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在15日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來自華為的營業收入10~12月將完全消失。

   

     另一方面,也出現獲得新商機的企業。「超過工廠産能的訂單湧來」,日本螢幕(JDI)的製造智慧手機液晶面板的茂原工廠維持著滿負荷運轉。來自華為的訂單截至9月停止,但以填補空白的形式,來自小米、OPPO和vivo的訂單迅速擴大。

    

      一家電子零部件大型企業的負責人表示,「9月底的未交貨訂單額創出歷史新高。還有企業將2021年的生産計劃翻一番」。TDK表示,各企業的訂貨量合計預計超過華為的採購量,也有觀點認為「訂貨有些過多」(高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