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和日産受瑞薩影響討論減産
2021/03/31
預計日本半導體巨頭瑞薩電子要到夏季前後才能恢復正常供貨水準。鑒於在車載半導體領域份額居第2位的瑞薩長時間停止供貨,豐田汽車和日産汽車已開始討論減産部分車型。車載半導體還受到美國德克薩斯州寒潮的影響,在全球出現供給短缺。有估算認為,受「瑞薩衝擊」的影響,2021年4~6月全球汽車産量將減少160萬輛。
![]() |
那珂工廠的復原工作正在推進(3月30日,茨城縣常陸那珂市) |
瑞薩計劃在火災發生30天后的4月下半月復産,逐步開動設備,增加供貨。另一方面,瑞薩提出預測稱由於産品檢驗等各種程式需要較長時間,要恢復到火災前的供貨水準需要90~120天左右。
目前處在最晚到7月下半月之前無法指望産品全面供給的局面,汽車廠商也開始考慮對生産的影響。
![]() |
與瑞薩交易較多的豐田的高管表示,「正在設法獲取到6月為止所需的半導體,但7月以後情況很不樂觀」。另一名高管表示,「已經預想到正常化需要較長時間,但情況非常嚴峻。不得不考慮一定的減産」。同時還表示「關於哪些車型的哪些半導體出現短缺,我們正在重新詳細調查包括庫存在內的相關影響」。
有分析認為,各家車企確保的半導體的庫存加上代理商的庫存等在內,最多可用3個月。不同企業和車型的庫存數量不同,似乎也存在只夠使用1個月的情況。本田的高管表示,「到4月底前後,部分車型生産所受的影響可能會顯現出來」。
日産也討論減産。該公司高管表示,「問題是夏季前後能否結束、下半財年能在多大程度上挽回」,將為問題的長期化做好準備。
影響很可能不僅限於日系車企。在瑞薩的工廠3月19日發生火災之前,車載半導體就已經出現短缺跡象。由於2月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生大寒潮的影響,世界半導體巨頭之一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和德國英飛淩的生産停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