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全球10大半導體企業合計凈利潤增3成

全球10大半導體企業合計凈利潤增3成

2021/05/28

PRINT

半導體

 

       據調查公司IHS Markit 統計,半導體廠商的客戶的電子産品部門的20214月的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處於僅次於IT泡沫期的20003月的高水準。在最終産品需求增長的背景下,半導體出現短缺,今後或將推高各公司的利潤。

 

       半導體行業在股票市場的存在感提高。截至5月下旬的10家企業佔全球總市值整體的比例達到2%,較10年前(不到1%)有所上升。大型企業的壟斷化加強,在半導體行業內,前10家企業的總市值佔到6成。其中,被稱為「三巨頭」的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3家合計超過3成。

 

 

       在總市值上落後的日本瑞薩電子並未納入前10家的統計,但13月凈利潤增長2成。在46月,3月的工廠火災將銷售收入拉低170億日元,但4月生産重啟,逐步恢復正常。

 

       與因疫情而下降的上年同期相比迎來復甦,46月維持利潤增長態勢。半導體的工序數量多,供貨量恢復到火災前的水準預計要等到7月。由於燒損設備更新導致的折舊,全年約有70億日元的利潤受到擠壓,但除了需求復甦之外,「工業、基礎設施和物聯網部門增長迅速,作為一種趨勢,利潤額將不斷增加」,(瑞薩社長柴田英利)。

 

       但行業內也存在投資負擔加重的風險。從尖端半導體到通用産品的廣泛半導體産品供不應求,與此同時,有助於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的微細化投資也不可或缺。英特爾、三星和台積電等正在增加設備投資。各國政府正在擴大補貼,但投資的償還負擔有可能拉低將來的利潤。

 

       隨著目前正在推進的投資,新工廠的供給能力將會增加,2023年前後的供需平衡成為焦點。有觀點指出,由於現在應對採購難的重覆下單和交貨長期化,需求被虛增。如果需求的平均化和供給能力提高的情況疊加起來,存在矽週期轉為低谷的風險。

 

       此外,競爭也很激烈。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廠商受美國制裁影響,面臨難以採購半導體製造設備等問題,另一方面,在國家政策下積極進行投資的動向正在加強。由於鉅額投資和競爭激化持續,擁有巨大資金實力和其他企業所沒有的技術與商業模式的企業的存在感或將進一步提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