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開發出在漆黑處實現彩色攝影的感測器
2021/12/07
佳能日前開發出了在黑暗處也能以高畫質進行彩色攝影的圖像感測器。即使是數位相機使用的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感測器感光極限的約10分之1亮時也能識別,在肉眼什麼都看不到的情況下也能清晰拍攝。計劃2022年起量産。不僅能在防範和監視等此前用途提高圖像畫質,在太空和自動駕駛等領域也有助於開發新的圖像識別用途。
![]() |
佳能將積極推進新開發的圖像感測器的對外銷售 |
佳能開發的是被稱為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體)圖像感測器的感光元件。即使是在CMOS感測器難以發揮作用的黑暗之中,也能拍攝清晰的彩色影像。
該元件為320萬像素,達到此前SPAD的逾3倍,是世界最高水準。作為此前暗處攝影的主流,紅外線夜視錄影機是黑白影像,無法識別顏色。此前支援高感光度的錄影機在月光程度的暗處能夠進行彩色攝影,但如果是肉眼看不見的暗處,噪點將增加,無法拍攝清晰圖像。
佳能2022年下半年將在川崎事務所啟動量産。計劃搭載到監控攝影機上,2023年內投放市場,還將向其他廠商銷售。到2023年投入210億日元以上,在神奈川縣平塚市新建圖像感測器工廠,並在新工廠不斷增産SPAD感測器。據稱能充分利用面向現有數位相機的CMOS感測器的生産設備和生産技術,能以同等成本生産。
SPAD感測器具備借助來自物體的反射光的返回時間來測量與物體距離、以捕捉三維空間的特徵。因此有望應用於自動駕駛的高性能感測器「LiDAR」和增強現實(AR)設備等廣泛領域。圍繞SPAD感測器,松下也將推進高像素化,索尼集團旗下的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也將於2022年3月面向車載感測器LiDAR啟動供貨,各家廠商正在加速開發。
從圖像感測器來看,目前來自手機攝像頭的需求最大。但將來用於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眼睛等、能立體捕捉物體的3D圖像感測器的需求有望擴大。法國調查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的統計顯示,3D圖像感測器的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到150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3倍。佳能將搶在其他廠商之前向市場推出高性能産品,佔據先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