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年底的煩惱:零件不足,生産跟不上
2021/12/10
10月初,在為美國蘋果組裝産品的中國工廠,可以看到的是與往年截然不同的景象。為了生産配合年底需求旺季而上市的最新款智慧手機「iPhone」,在24小時無休的情況下投入運轉是以往的慣例,但今年給了工人們休假。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相關人士得知,由於零部件的供應制約和中國的電力短缺,iPhone等産品的組裝10多年裏首次停産了數天時間。
即使是每年大量生産2億部以上iPhone、具備世界最頂尖採購能力的蘋果,今年仍在供應鏈的混亂面前遇到困難。9月上市的「iPhone13」系列的截至2021年底的産量預計僅為8300萬~8500萬部。這被認為將無法達到一開始蘋果因看好歐美封城解除後的經濟復甦,及搶攻華為旗艦手機市佔率,而設定的9500萬部這一積極的目標。但12月後,蘋果仍進一步希望供貨商能繼續補回之前因為缺料産生的缺口,希望再追回幾百萬台手機訂單,來應對節慶時節銷售。針對生産狀況,蘋果沒有給予置評。
![]() |
這對消費者的影響也在日趨擴大。查閱蘋果的官網後可以發現,全世界消費者即使現在訂購平板電腦「iPad」的新機型,錯過聖誕時期的可能性也很高。在包括亞洲,美洲及歐洲在內的很多國家,iPad新機型下單後的發貨時間已從1月中旬推遲到下旬。另一方面,iPhone系列的「13 Pro」和「13 Pro Max」在數周前發貨需要最多5周時間。最近縮短至1~2周。
拆解由2000多種零部件構成的iPhone最高端機型「13 Pro Max」進行分析後,可以明顯的看到蘋果面臨的苦惱。成為供應制約的並非運算和控制裝置等高價零部件。反而是不太受關注的低價格的周邊零部件的採購成為令蘋果頭痛的問題。
![]() |
構成「iPhone 13 Pro Max」的2000多種零部件的一部分因供應制約而難以採購 |
越南的長達數個月的封城對攝像頭模組的生産造成影響。另外,新冠疫情導致的馬來西亞的混亂也擠壓了很多電子零部件等的生産。東南亞在半導體製造的最終工序中發揮核心作用。一家供貨商的高管透露「即使99%零部件齊備,只要有缺少一種,就無法組裝」。
受供應制約影響,蘋果7~9月喪失了60億美元的銷售機會。蘋果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預測稱,10~12月影響將進一步擴大。到定在2022年1月底的財報發佈時,實際情況有望浮出水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