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銷售不振讓電子零部件跌價
2021/12/14
電子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交易價格以半導體記憶體為中心出現下跌。2021年10~12月,來自手機的需求增長乏力,手機廠商的採購踩下煞車。在全球市場存在感突出的中國手機的銷售不振。半導體供應鏈也持續混亂,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等的生産也受到影響。
「面向中國手機已開始調整生産。記憶體庫存每天都在增加」,一家半導體商社的記憶體採購負責人如此表示。在往年,10~12月是秋季上市的新款手機的銷售影響半導體行情。但在2021年,市場並未出現此前預計的活力。
樂觀的採購事與願違
美國調查公司IDC的統計顯示,2021年7~9月全球手機出貨量為3.312億部,同比減少6.7%。歐洲和亞太等幾乎全部地區的出貨量都在減少。
![]() |
其中,半導體採購正在減少的是中國。IDC的數據顯示,從中國手機企業來看,小米、OPPO、vivo這3家合計佔全球份額的逾3成,超過南韓三星電子和美國蘋果的份額。
中國企業自2020年秋季起,展開樂觀的採購。原因是隨著美國加強對華為的制裁,其他中國廠商開始爭奪華為的份額。
中國廠商推出中低價位5G手機等,以低價格為武器,提出了樂觀的生産計劃。不過市場上也存在擔憂的聲音,有半導體商社表示,「訂這麼多貨,手機真賣得出去嗎?」
2021年,以東南亞為中心封城趨勢擴大。自2021年夏季前後起,中國手機的需求開始籠罩陰影。日本TDK的專務執行董事山西哲司在7月的財報説明會上表示,「中國手機産量低於當初預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