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削減1成設備投資,對前景提高警惕
2022/10/14
台積電10月13日宣佈,關於把新生産設備搬入江蘇省南京市工廠,從美國政府得到了1年的寬限。目前能夠使用美國企業生産的設備供應産品,但從中長期來看,在中國開展業務有可能受到限制。
對恢復能力充滿自信
不過,在記者會上魏哲家還表示,台積電的(尖端邏輯半導體)業務的變動比整個行業都少,恢復能力很強。絲毫沒有展現出不安。本財年的銷售額預期也保持不變,仍為原來的增長35%,2023財年(截至2023年12月)也預計增收。關於新一代的超尖端3奈米産品,魏哲家也認為2023年需求有望超過産能。
![]() |
魏哲家表現得如此自信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台積電身處的市場。半導體市場主要分為負責運算的CPU(中央運算處理裝置)等邏輯半導體和負責存儲的DRAM等存儲半導體。
一般存儲半導體的通用性強,銷售價格隨著供求狀況劇烈變化。以這種産品為主的南韓三星電子2022年7~9月的營業利潤約3年來首次低於上年同期。另一方面,台積電從事的邏輯半導體具有價格變動緩慢、不容易被市場行情動搖的特點。
再加上台積電的邏輯半導體量産技術世界第一。2020年全球首次量産成功的5奈米産品兼顧高性能和成品率,陸續獲得了蘋果、英偉達、AMD等大客戶的訂單。
對於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廠商而言,技術實力領先的台積電是最優先的生産委託對象。因此,即使部分廠商減少訂單,還會陸續接到其他廠商的訂單,予以彌補。
台積電的工廠開工率沒有極端下滑,與客戶的價格談判也保持優勢。雖然台積電的股價比年初大幅下跌約4成,但與英特爾、英偉達等世界大型半導體企業相比,台積電的股價下跌還很緩慢也是這個原因。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顯示,在電子産品的「新冠特需」下一度持續增長的半導體全球銷售額7月同比減少2%,32個月來首次低於上年同期。8月銷售額減少4%,降幅擴大,形勢已完全改變。
看到庫存調整的長期化,已有人認為「2023年的半導體市場將4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南川明)。
即便如此,是否只有台積電能獨善其身?市場正在密切關注台積電如何保持以前建立的優勢,並在今後迎風破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