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世界工廠的台灣IT企業全面下滑
2023/04/14
幾乎全部由台灣企業代工的美國蘋果出貨量下降40.5%。全球最大廠商中國聯想集團下降30.3%,美國惠普(HP)下降24.2%,美國戴爾科技集團下降31.0%,都表現不佳。
如果個人電腦需求下降,液晶面板和半導體廠商等也將直接受到打擊。
實際上,液晶面板大型企業友達光電(AUO)3月營業收入減少31.6%,群創光電(Innolux)也受到營收大幅減少26.8%的困擾。
![]() |
半導體也轉而面臨嚴峻狀況。DRAM大型企業南亞科技的營業收入減少68.1%,看不到復甦跡象。更具代表性的是台積電,3月營業收入下降15.4%,實際上是4年來首次下降。
![]() |
台積電台南市的主力基地 |
就算是業內盈利能力最強的台積電也無法抵擋數位經濟衰退。從1~3月來看,預計僅小幅增長3%左右。針對截至去年呈現滿負荷運轉的工廠,相關製造商表示「受以個人電腦為中心的需求下降影響,有些生産線的開工率降至5成左右」,前景不明朗。
南亞科技總經理李培瑛也預測1~3月DRAM價格下降了7~9%,4~6月由於庫存消化的必要性,價格還會下降。
![]() |
蘋果的個人電腦1~3月出貨量銳減(4月12日,台北市內的蘋果專賣店) |
在IDC擔任研究經理的吉特什·烏布拉尼 (Jitesh Ubrani)也指出,「(個人電腦的)流通庫存目前仍遠遠超過健康的4~6周的水準」。預測「即使大幅降價,庫存的高位運作仍將持續到年中,第三季度(7~9月)也有可能持續」。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製造商認為「全面復甦要等到2024年以後」。新冠疫情催生的數位特需的傷痕明顯。今後或將受到中國大陸和美國經濟復甦的左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