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得利控股10月19日正式宣佈解除與中國第2大啤酒製造商青島啤酒對半出資的合資關係。將在2016年春季之前向青島啤酒出售全部股權。三得利1981年在日本企業中最早通過啤酒業務進入中國市場,曾將自主品牌「三得利」培育為在上海市場佔有率(約30%)最高的啤酒品牌。但由於中國啤酒市場的風雲突變,該公司決定在3年內實際上結束合資運營,轉向不承擔風險的體制。
10月18日,三得利與青島啤酒達成協定,將以約156億日元出售分別從事生産和銷售的合資公司的50%所持股權。
三得利被視為日本企業在海外啤酒業務領域的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1999年前後曾在中國主力市場上海擁有最大份額,但由於和中國最大啤酒製造商華潤雪花啤酒等的價格競爭,自數年前開始,其中國啤酒業務轉為虧損。
為了改善盈利狀況,三得利自2013年起改為攜手在中國全境擁有生産和銷售網的青島啤酒,但仍未扭轉局面。中國啤酒市場2014年首次轉為負增長,2015年上半年産量也比上年減少6.2%。
三得利認為難以實現超出預期的增長,進入2015年以來,與青島啤酒正式啟動了包括解除合資關係在內的談判。青島啤酒今後仍將繼續生産和銷售「三得利」品牌的啤酒。
據相關人士稱,雙方的談判一度遇阻,但最後結果「符合了三得利的希望」,即不承擔合資風險,僅收取授權費。今後,三得利將把中國的經營資源集中於盈利的洋酒、葡萄酒和飲料業務。
另一方面,經營「朝日啤酒」的日本朝日集團控股也已向青島啤酒出資約20%。兩家公司在山東省和廣東省從事合資生産,但在其他地區和銷售層面的合作關係有限。很多觀點認為,青島啤酒解除與三得利的合資關係,將成為朝日在最大消費地上海地區構建與青島啤酒的合作體制的良機。事實上,朝日19日發表評論稱,這是青島在中國市場實現進一步增長戰略的一環,給予積極評價。
雖然市場轉為縮小,但中國仍是佔世界整體約4分之1的最大啤酒市場。世界最大製造商、在中國位居第3位的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位於比利時)最近與英國南非米勒(SABMiller)就收購事宜達成了協議,而南非米勒向華潤雪花出資49%。中國市場的行業重組有可能隨之展開,日本企業也可能不得不採取行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