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獲得了收購東芝醫療系統(Toshiba Medical Systems)的獨家談判權。如果成功收購,佳能醫療器械業務的經營基礎將迅速穩固。佳能的相機和複合機兩大支柱業務的市場已經觸頂。為了重新回到增長軌道上,佳能將通過大型收購加速轉變業務結構。
3月4日,佳能、富士底片控股及柯尼卡美能達參加了最後一次招標。最終只剩下佳能和富士底片兩強對峙。
據相關人士透露,3月6日,富士底片在最終應標報價的基礎上又提高了1000多億日元,總共達到6500億日元規模。據悉,富士底片還向東芝表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洽特定人增資。
而佳能似乎在更早的時候就給出了7000億日元規模的報價,大幅超過了5000億日元的估價,完美躲過了富士底片提高報價的出招。
2015年,佳能剛剛以3300億日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監控攝影機廠商瑞典安訊士(Axis Communications)。僅在一年後,佳能就再次發起了1萬億日元規模的大型併購案。其背後是因為佳能抱有不改革就等死的危機感。
數位相機及複合機業務讓佳能在2000年代實現了高速增長,兩大支柱業務均面臨著市場增長緩慢的苦惱。佳能對這兩項業務的銷售額依賴性高達90%左右,已失去了增長動力。為了改變現狀,佳能CEO御手洗富士夫將目標鎖定在「安心、安全、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的領域」。為此,佳能收購了安訊士,進軍「安心、安全」領域的監控攝影機業務。
與生命相關的則是醫療業務。目前,佳能正在培育眼底相機和基因檢測設備等業務,但規模不大。此時,佳能開始了對東芝醫療系統的收購。
「雖然有人認為我是只知道存錢的經營者,其實並非如此。」御手洗在收購安訊士後曾如此表示。御手洗認為錢要花在增長上,安訊士和東芝醫療系統的收購正是其中一環。
佳能2015財年的資本充足率為67%,過去5年的純現金收支(自由現金流)除了收購安訊士的2015年之外,一直保持在每年2000~3000億日元規模。佳能將充分利用穩固的財政基礎,今後將繼續進行收購等投資活動。
問題是如何獲得與巨大付出相應的回報。比如東芝醫療系統的核磁共振(MRI)等設備其實與富士底片擅長的醫療成像技術具有更高的契合度,而某外資證券商認為,醫療業務規模尚小的佳能「收購的相乘效果較小」。如果收購僅停留在簡單的加法上,企業的增長力也會十分有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