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製造業生産指數漲幅逼近中國
2018/09/21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東南亞主要5國的製造業生産指數比上年同期上升6.2%,逼近呈現漸減趨勢的中國的增速。將生産從中國遷往東南亞的「中國+1」趨勢擴大,菲律賓等的基礎設施開發也作出貢獻。根據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的走向,東南亞有可能反超中國。
製造業生産指數是以某個時期作為基准將産品的産量指數化。數值越高,顯示出生産活動越活躍。對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的生産指數進行了加權平均。
東南亞5國的生産指數自2015年以後持續上漲。1~6月的上升幅度相比2017年的4.5%有所擴大。菲律賓上升13.8%,相比2017年同比下降0.5%大幅改善。
在東南亞,從人工費上升的中國遷來生産的「中國+1」趨勢正在推進。德國寶馬將建立在泰國生産一部分車型、向中國出口的分工體制。勞動密集型的服裝縫製工廠也正在遷往工資水準低的越南和菲律賓等地。
1~6月菲律賓生産指數增長,原因之一是杜特蒂政權的基礎設施開發計劃推動建築材料的生産增加。當地企業建設水泥工廠和鋼鐵廠,展開增産。電子産品等面向出口的生産也出現增加。
新加坡的上升幅度是與上年持平的10.7%,其他3國為4~5%左右。均為出口生産表現強勁,由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收入增加而擴大的內需構成支撐。
中國的上升幅度從達到15.7%的2010年起呈現下降態勢。其背景是,中國在鋼鐵和造船等「重厚長大」型産業推進壓縮産能舉措。
在生産規模上,中國仍是「世界工廠」。1~6月汽車産量為1405萬8000輛,接近東南亞的7倍。但是,從增長率來看,東南亞比上年同期增長6.6%,高於中國的4.2%。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