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週旋在中美摩擦夾縫之間
2018/11/16
軟銀集團(SBG)正在以美國和中國的成長型企業為中心,持續展開鉅額投資。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還展開高層外交,在世界兩個經濟大國都巧妙地鞏固了業務立足點。但是,中美圍繞尖端技術和貿易的對決色彩在不斷加強。孫正義不得不在「親美」和「親華」的夾縫之間週旋。
![]() |
孫正義(右)通過在川普(左)出任總統之前與其會晤等舉措建立了親密關係(紐約) |
6月底,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舉行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新工廠開工儀式上,繫著同一款紅色領帶的2個人並肩而立。那是美國總統川普和孫正義。突然被要求演講的孫正義表示,「高科技領域的製造業將不斷回歸美國」,稱讚了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令全場沸騰。
在高達9萬億日元的軟銀年營業收入中,美國通信業務Sprint是佔到4成的主力業務。但如果將目光投向利潤,情況將發生改變。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作為權益法適用公司,為軟銀賺取4000億日元。
![]() |
在佔到全球國內生産總值(GDP)4成的中美兩國均衡地實現增長是商業的理想情況。很多日本企業花費功夫在業務環境不同的中美兩國建立立足點,在此背景下,軟銀稱得上為數不多的成功企業。但與雙方同時加深關係帶來的苦惱如今正困擾軟銀。
美國川普政府自3月宣佈500億美元規模的對華關稅以後,接二連三實施了針對中國的制裁舉措。雖然有在中期選舉博取人氣的一面,但這並非唯一原因。對於在人工智慧(AI)和無人機等高科技和軍事領域迅速提升實力的中國,美國危機感強烈。
相關人士表示,對於軟銀旗下的英國半導體設計企業ARM控股將全額出資的中國子公司的51%股權出售給被認為是中國政府下屬的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等,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6月表示出強烈擔憂。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是通過安全保障觀點審查對美投資的機構,同時還是在擔憂技術流入中國的川普政府下迅速加強許可權的「川普看門人」。有分析認為,美國擔憂在智慧手機半導體設計領域掌握全球9成份額的ARM的核心技術流入中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