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需求帶動日本製造業回歸
2019/02/11
過去日本的製造業要在海外銷售商品必須在當地建立工廠和銷售網路。隨著網路零售和跨境EC(電子商務)的普及,即使在當地無資産也能銷售商品。
訪日遊客回國後繼續購買日本商品的傾向很強。即使是同一家企業的産品,日本産比中國産更受歡迎。日本經濟産業省2017年預測,2018年經由跨境EC從中國購買日本産品的市場規模為6千億日元。主要為化粧品和紙尿褲等日用品,這個金額相當於日本對華出口額的1成。
![]() |
資生堂的口紅賣場(資料圖) |
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在截止2018年的8年裏,化粧品增至10倍,腕錶增長9成,家電增長4成。包括汽車等在內的主要消費品出口額增長4成,超過出口整體的增長速度(2成)。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作為消費地的重要性不斷增強。
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訪日遊客人數也以每年2位數的速度增長。與中國一樣,當地對日本産品的需求有望增加。
日本企業過去將生産轉移到人工費低廉的新興市場國家。由於海外的人工費上漲以及向消費市場過渡,重新投資日本國內工廠,把國內工廠作為出口基地的動向出現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