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受創 日本化粧品轉變中國業務模式
2019/02/28
在中國擴大店舖網後,同時行銷也要符合中國的標準。此前「日本製造」的評價是靠訪日遊客的口碑和代購的銷售活動推高的。為了實行取而代之的「直接行銷」,將充分利用社交網站。2018年12月,卸粧品牌「KATE」首次開始面向中國開展專項廣告活動,啟用了在中國版推特「微網誌」上有3千萬粉絲的人氣明星。在網路上擴大商品資訊分享。
「2019年以後,最尖端商品先行在中國投放」,花王社長澤田道隆提出的是「china-first(中國優先)」戰略。強調「改變之前先在日本上市然後推廣到中國的戰略」。
雖然體量較大的大型日本廠商在當地著手擴大銷售,但中小型廠商卻很難提振經營資源。包括日本百貨商場及藥妝店等零售店在內,遭受的打擊較大。依賴訪日遊客消費的各行業需要轉換經營思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花井悠希、池下祐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