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佳能等為應對新冠疫情免費開放專利
2020/04/30
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豐田、佳能等約20家企業將廣泛免費開放其在日本及海外擁有的專利等智慧財産權。使得企業和研究機構等可以更方便地進行病毒檢測、治療技術、醫療設備等産品的研發。這將有助於儘早平息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的新冠病毒疫情。
參加本次專利開放的企業還包括日産、本田、島津製作所、味之素、Miraca控股的臨床檢測子公司SRL等。今後還將呼籲更多企業參加進來。
各公司將拿出各自擁有的全部專利權、實用新型權、「意匠權(外觀設計專利)」、著作權,只要是用於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原則上都可以免費使用。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疫情結束之前,不再行使權利。開放的專利預計達到數十萬項。
![]() |
為應對新冠疫情,約20家企業免費開放專利(島津製作所人員在開展研究) |
在豐田公開的專利當中,最受關注的是不接觸新冠患者身體就能獲取呼吸數據的技術。這是面向護理機器人開發的技術。只要觀察呼吸狀態,就能幫助發現肺炎。另外,豐田用於把庫存和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生産技術預計也能在檢測設備和醫藥品的生産中發揮作用。
島津製作所的小型X光設備相關專利估計也會受到廣泛關注。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肺部X光片很容易呈現出特殊形態。如果使用該公司的小型設備,有大量患者的醫院就能高效進行拍片診斷。這將有助於判定病情的嚴重程度、服藥最佳時機等。
使用專利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將因此獲益良多。以往需要與持有專利的企業進行談判,等待持有專利的企業作出決策,還要辦理相關手續,經常需要花費1~2年時間。此次無償開放的專利可省去這樣的談判,立即使用。還可以避免因為談判沒有結果以及使用費談不攏,而導致無法使用所需專利的風險。
此次的專利公開將使得病毒檢測試劑盒、檢查患者病情的醫療器械、遠端傳輸資訊的通信設備、酒精消毒劑等的開發能夠更加順利推進。
對於開放專利的各企業來説,這種做法不會帶來直接利潤,但有助於儘快結束新冠疫情,把影響企業業績的經濟低迷減少到最低限度。
此次舉措的契機是,京都大學研究所·醫學研究科附屬基因醫學中心主任松田文彥教授向企業發出了呼籲。
為了讓無償公開專利更加切實可行,事務局頗費了一番腦筋,讓企業能夠輕鬆參與進來。要允許其他公司使用多項專利,通常需要各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及一把手等反覆進行慎重討論,因此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此次簡化了程式,只需在專用網站上下載文件並在上面簽名,然後再上傳至網站即可使用這些專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