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東南亞供應鏈在恢復,或出現調整

東南亞供應鏈在恢復,或出現調整

2021/11/11

PRINT

       因新冠疫情擴大而被迫大幅減産的東南亞的供應鏈正加快恢復。在越南,日本古河電氣工業力爭在11月內達到可實現滿負荷生産的態勢。美國耐吉的約200家合作工廠也已恢復生産。不過,企業當中也出現為防備疫情再次擴大而分散生産基地的動向,供應鏈也有可能出現調整。

 

       「(工廠方面)已恢復能回應客戶要求的態勢」,古河電工的社長小林敬一如此表示。包括擁有約8千名員工的胡志明市工廠在內,該公司在越南南部擁有3家線束工廠。

 

       由於越南出台的勞動限制等的影響,古河電工的工廠生産一度大幅下滑。但在10月以後,開工率均順利恢復。據悉處於只要客戶提出要求、可在11月內恢復此前水準生産的局面。

 

 

       東南亞強化防疫措施對汽車産業的影響尤其明顯。線束生産基地集中於越南,車載半導體的生産基地集中於馬來西亞,兩種産品的供應持續短缺。這成為豐田等8家日本國內乘用車企業將9月國內産量同比削減一半的原因。

  

       從日本的線束進口來源地來看,越南佔到約4成(2020年)。大型廠商矢崎總業和住友電氣工業的工廠正在恢復生産,或將對各家車企今後挽回生産構成支撐。

 

       在越南,7月以後,南部加強了工廠作業限制。在疫情流行地區,員工在工廠等處住宿的「工廠隔離」成為開工的條件。員工人數還需要控制在通常時的35成左右,工廠相繼停産和減産。

 

越南的縫製工廠(reuters)

 

       不過,感染人數逐漸減少。8月底單日感染者曾超過17千人,但目前每天約7500人,降至高峰期的一半以下。

 

       越南政府的限制措施終於放鬆,據當地媒體報道,耐吉近期表明越南國內的約200家合作工廠已經重啟。南韓三星電子和美國英特爾進駐的胡志明市工業園區的高管也表示,「將為兩家企業的工廠在11月內恢復滿負荷運轉而提供支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