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供應鏈在恢復,或出現調整
2021/11/11
在9成以上成年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馬來西亞,生産活動也在恢復。從事半導體封裝和測試等的Unisem的董事長John Chia表示,「位於(西北部城市)怡保的主力工廠處於可以説已恢復正常的狀態,但由於人手短缺,開工率僅為80%」。
Unisem的99%的工廠員工已完成疫苗接種,而且每週對全部員工進行檢測,重視防疫措施。由於全球半導體需求增加,生産跟不上訂單,該公司為了推進增産,正在四川省成都市建設第3座工廠。
馬來西亞受新冠感染者增加的影響,6月在全境實施了封城。Unisem的怡保工廠也在9月8日起的13天裏按要求關閉。Unisem和瑞士半導體企業意法半導體的工廠停工成為半導體短缺的原因之一,導致了大型車企的減産。
意法半導體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Jean-Marc Chery在10月底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位於柔佛州麻坡的)我們的工廠經歷了部分關閉和完全關閉,到9月底之前恢復了100%運轉」。
另一方面,受此次疫情影響,也出現分散生産基地的趨勢。駐越南美國商會8月下旬對會員企業實施的調查顯示,約2成企業回答稱已將部分生産基地轉移至越南國外。雖然被認為其中多是暫時性措施,但企業因疫情而感受到的是在工廠住宿等政府的嚴格程度超預期的勞動限制。認為如果疫情再次擴大,將無法維持必要的作業,討論向周邊國家分散基地的企業或將增加。
例如大型鞋類代工企業台灣寶成工業,胡志明市工廠的生産于7月中旬停止。目前開工率達到7成以上。雖然越南是寶成工業的主力基地,但該公司高管向台灣媒體暗示了接下來的投資將在印度尼西亞實施的可能性。
在越南南部建有生産基地的日資機械零部件廠商的高管表示,「生産基地的轉移和增加將導致成本增加,不過要以維持供應鏈為先」。疫情也突顯出防疫對策這一新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西智也 河內、中野貴司 新加坡、神野恭輔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