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角獸企業突破1000家,中國第2多
2022/02/25
2022年,東證已批准上市的企業中,有3家企業延期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此外,一家監查法人表示,「由於行情惡化,私下放棄申請上市的企業有5家以上」。有分析認為,資金有一定剩餘的獨角獸企業會考慮推遲上市時間。
獨角獸企業的估值是按照最終的融資價格進行計算的。雖然投資者預期降低、推遲融資的情況增多,但要反映到獨角獸企業數量和估值上,還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被認為肯定會加息的2022年,全球獨角獸企業猛增的局面很有可能會踩下煞車。
美國數量最多
按國別來看,美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美國2021年湧現出約300家,相當於全球新增獨角獸企業的6成。截至2021年底,美國的獨角獸企業為488家,一年時間擴大了一倍。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大陸有170家,2021年誕生約40家。日本的獨角獸企業只有6家,被中美兩國遠遠拋在後面。
![]() |
在日本的初創企業中,經營人事勞務軟體的SmartHR和研發新材料的Spiber在2021年成為獨角獸企業。但截至2021年底日本僅有6家獨角獸企業,數量上低於經濟規模不如日本的巴西(15家),也低於新加坡(12家)和南韓(11家)。
日本的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投資未上市企業持慎重態度,而向已考慮上市的「Later」階段的企業提供資金原本就不多。全球貨幣緊縮帶來的融資困難等影響估計將會擴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鈴木健二朗、香月夏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