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石造船廠從2011年開始每年舉辦1次技術奧運會,比拼焊接和噴漆等技術水準,還開設了技能訓練中心,專門請日本的熟練工人講授焊接技術,每年培訓700多人。技術講師奧園一光感嘆道:「雖然和中國人語言不通,但是他們有很強的上進心,學習速度也很快。他們馬上就會問我自己哪做錯了。」
「這個程式能實現自動化嗎?」常石(上海)船舶設計有限公司每月組織一次業務改善建議討論會。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的60多名員工在這裡工作,正在為公司領導提出改善建議。
被採納的小建議將得到150元的獎勵,大型改善方案的獎勵高達5000元。總經理森光造説:「我們擅長自動化設計,在這點上日本也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一個代表性例子就是變更船舶設計的自動化程式。如果要改變內河貨船的體積,只需輸入數字,就能自動變更船舶設計圖。原來需要花費1個月的設計變更在使用自動化程式之後,時間縮短為一週,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
以造船和海運為主業的日本常石曾長期受到日元升值的不利影響。專務董事末松彌奈子下定決心:「我們只有走出去才能重獲生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高城裕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