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船現狀:商船敵不過中韓只能靠造軍艦
2018/07/31
![]() |
日本綜合重工企業的商船建造業務充滿危機。據日本船舶出口組合統計,4~6月遠洋商船的建造合同比上年同期減少28%。在世界範圍內,新造船的訂單量均表現低迷,其中,貨櫃船和LNG船的訂單被中國和南韓企業奪走。觀察合約,此前達到7成左右的日本國內海運公司訂單提高至9成以上。由於無法借助成本競爭力抗衡,因此幾乎無法獲得來自海外的需求。
涉足護衛艦建造的各重工企業擁有很多具備較高設計能力的人才。由於人工費較高,在邁向沒有太大技術差異的商船建造領域無法發揮成本競爭力。針對現狀,日本大型重工企業高管指出「將積極爭取能確保一定程度的工作量、在交付後也因修理和檢查而有望獲得定期收入的艦船訂單」。
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戰略,日本政府正在將預算投向島嶼防衛。有觀點認為,護衛艦的建造和維護也將增加,因此,目前能夠確保工作量。但是,即使是採用最新技術的艦船,由於競爭激化,也日趨難以獲得高收益。有觀點指出,「摩耶」號由於競爭性招標的影響,勉強實現盈利。屬於主業、面向民間的造船業務的結構改革是當務之急,這一點沒有改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