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電池企業在中國市場之外找出路
2019/01/04
中國政府正在放寬限制,自2019年起,外資將更容易開辦新的純電動汽車企業和工廠。南韓廠商此前陷入停滯的新工廠計劃逐漸啟動,但要在中國市場挽回頹勢並非易事。
有望迎來光明的是中國以外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統計顯示,2025年全球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將擴大至2018年預期的4.5倍,達到54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的佔比將降至不到5成。另一方面,純電動汽車不斷普及的歐洲等市場將增長。這成為南韓電池廠商的商機。
![]() |
SK創新2018年11月與德國福斯簽署合同,在歐洲市場的存在感正在提升。SK的部長金泰賢表示,「本公司在電池主要零部件隔離層領域居世界第2位。以材料技術為基礎開發的電池被認為可靠性很高」。
另一方面,南韓電池企業也不打算輕視最大的中國市場。LG化學針對南京的工廠解釋稱,「中國政府的補貼問題有望消除,將來希望在中國市場也增加供給」。
在南韓的産業界,目前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視等主力産品的需求增長乏力。車載電池是今後有望保持強勁增長的領域。不過,各家南韓企業在獲得汽車廠商的訂單之際,接受大幅降價的情況似乎很多。南韓媒體報導稱,LG化學和三星SDI截至2017年在車載電池業務上從未實現全年盈利。如果在不考慮盈利的情況下進行業務擴張,也有可能像液晶面板行業那樣陷入「不賺錢白忙活」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健一 首爾,深尾倖生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