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日本防衛企業面臨「不掙錢」難題

日本防衛企業面臨「不掙錢」難題

2019/02/27

PRINT

           

  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發生變化。各家日企的業務邁向全球化,防衛業務的利潤水準也開始被拿來與海外企業和其他業務比較。有大型重工企業的高管表示,在民間業務之餘,僅擁有日本國內市場的防衛業務已成為「很難向投資者作出説明」的存在。對於營業利潤率達到15%的小松來説,即使把防衛業務視為「包袱」也不足為奇。

               

  美國川普政權要求同盟國增加軍費,擴大從美國政府直接採購防衛裝備。日本政府也把三菱重工等進行授權生産的F35戰鬥機改為進口。即使日本的防衛費正在增加,但國內企業分到的蛋糕並未增加,難以指望改善收益和業務增長。

        

日本的新型神盾艦「摩耶」號(2018年月30日,橫浜市,kyodo)

             

  另一方面,全球的軍需産業一直在推進重組。即使是號稱具有全球最多國防費的美國,由於冷戰結束後削減預算,航空和防衛領域的巨大企業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也大規模重組。1995年美國洛克希德和馬丁·馬麗埃塔(Martin Marietta)合併,誕生了全球最大的防衛企業。此外,波音也於1997年收購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太企業。

       

  包括作為祖業的造船業在內,肩負日本防衛産業的各重工企業一直在推進業務重組。但在防衛業務方面,幾乎沒有啟動重組或撤退的案例,企業行動遲緩。日本政府在2018年底制定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及了重組國內防衛産業的必要性,但有聲音表示,「國內防衛産業的重組用普通的辦法行不通」(川崎重工的高管)。

     

  美國2018年度的國防費約為70萬億日元,達到日本防衛費的10倍以上。在技術開發競爭中,日本企業難以追隨背靠鉅額預算的美國企業。同時,日本的防衛相關企業規模較小,缺乏能發揮競爭力的領域。還無法實現此前期待的出口。生存下去的道路越來越窄。

      

  日本增加預算並未惠及本國企業

    

  雖然日本政府的防衛預算持續增加,但實際情況是採購昂貴美國防衛裝備正在推高日本防衛費的總額。一方面,投向日本國內企業的新訂單的預算有限,這有可能對防衛産業的技術傳承造成影響。

     

   2019年度,日本的防衛預算達到5.2574萬億日元,連續5年創出新高。安倍第2次上台執政後,儘管日本的財政狀況嚴峻,但為了應對中朝,防衛費的地位仍稱得上「聖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