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增産高功能電池材料,應對中國追趕
2021/01/14
在全球範圍內,英國和法國分別宣佈2030年和2040年禁止銷售汽油車新車的方針。中國也確定了力爭到2035年新車只能銷售純電動汽車和混動車等環保車的方針。隨著這些政策的出台,預計純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及其材料的需求將會擴大。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67億美元,比2019年擴大約75%。
日本各家材料企業加緊投資尖端材料的背景之一在於中國企業的增長。矢野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鋰電池的4種核心構成部件中,中國企業各佔全球市佔率的6~7成。日本企業擅長的絕緣材料方面,2019年上海恩捷超過旭化成,登上了全球市佔率首位。
日本材料企業此前的投資方向一直是有助於提高電池安全性等的高附加值産品。但在這些領域,近年來中國企業的産品品質不斷提高,緊追猛趕,達到「價格急劇下跌」(住友化學的高管)的程度。日本材料企業為了既講究品質又顯示出穩定的供應能力,將在生産規模方面加快追趕。
中企在其他材料領域的存在感增強
除了電池材料,其他材料方面日企與中國企業的競爭也在激化。在用於馬達的釹磁鐵領域,此前日立金屬和信越化學工業等日企具有優勢,但目前中國企業的全球份額達到8成。而在馬達材料方面,在日本製鐵和JFE鋼鐵有優勢的高性能鋼板「電磁鋼板」市場,中國企業也在迅速追趕。2020年豐田開始採用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生産的電磁鋼板。
另一方面,JFE控股將於4月使被稱為「鐵氧體磁鐵」的零部件的日本國內産能倍增。該産品用於調整流經驅動馬達等的電壓的變壓器,能抑制電壓調整時的電力損耗,如果用於純電動汽車,能延長續航距離。
如果中國當地企業在世界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提高材料技術、積累實績,有可能進一步奪走日企的份額。除了性能之外,日企或許還更加需要加強世界各地的供應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本裕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