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與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競爭印尼市場
2021/05/10
日本工程機械廠商小松日前發佈的2021年1~3月合併財報(美國會計準則)顯示,凈利潤為2020年同期的2.2倍,達到402億日元。受益於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工程機械表現堅挺,同時礦山等的開採機械銷量增長,小松時隔7個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美國卡特彼勒等世界其他工程機械企業的業績也在改善,需求觸底變得明顯。
![]() |
小松1~3月的營業收入增長10%,達到6762億日元。在礦物資源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除了北美和日本之外,其他全部地區的銷售增加。在澳大利亞等地,用於開採鐵礦石的礦山機械表現強勁。對中國和中南美的供貨也實現增長。
世界工程機械巨頭目前的業績復甦明顯。美國卡特彼勒4月29日發佈的1~3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增長40%,達到15億美元。在中國和南美的需求復甦,在北美的銷售也高於上年同期。日立建機1~3月營收增長4%,實現最終利潤增長。
從小松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業績來看,預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增至2.469萬億日元,凈利潤增長37%,達到1460億日元。在預測小松2021財年業績方面變得重要的是除中國之外亞洲最大的印度尼西亞市場。印尼的鎳生産和基礎設施開發日益活躍,但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也在發動攻勢。
![]() |
小松的産品 |
從小松來看,在印尼的液壓挖掘機和礦山機械的洽購加強。小松在亞洲地區(不含日本和中國)的工程機械營業收入預計增長7成。除了北美和歐洲的住宅、基礎設施開發等之外,中南美等的礦山機械需求也成為利多因素。
在印尼等地,小松自2021年起推出比原有産品便宜約1~2成的工程機械。為應對與中國企業等的競爭,面向低負荷作業,增加降低引擎功率的産品。日立建機也將於6月在印尼啟用二手零部件的新工廠,各廠商都希望在印尼提振業務。
小松的社長小川啟之針對新産品幹勁十足地表示,「包括數量增長和服務等在內,將確保與傳統機型同等的利潤空間」。在中國市場,中國本土廠商的銷售激增,而日本企業一直堅持與價格競爭保持距離的態度。如何開拓印尼等增長市場成為焦點。
另一個隱憂是半導體短缺的影響。小川社長表示,「目前獲得的訂單接近創出歷史最高營業收入的2018年,另一方面,需要關注半導體短缺和物流費用上漲」。卡特彼勒的財報也指出了半導體短缺、供給能力下降的可能性,這種情況或將成為干擾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