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豬給人類提供移植臟器的時代或將來臨

豬給人類提供移植臟器的時代或將來臨

2016/06/16

PRINT

       作為緩解臟器不足的手段,將豬等動物的細胞和組織移植到人類身上的「異種移植」備受關注。此前因受防止傳染病的指導方針限制,日本事實上無法實施異體移植,不過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研究組5月27日放寬了異種移植的指導方針。預計3~5年後日本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和福岡大學等將實現把使用豬胰臟細胞的人工合成膠囊移植到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的臨床研究。

  將豬細胞「人工胰島」移植到糖尿病患者身上

 
      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期通告各醫療機構修訂過的異種移植指導方針。實施異種移植再生醫療臨床研究的情況下,研究者經過在實施機構中設置的審查委員會的審議,聽取「特定認定再生醫療等委員會」的意見,並向厚生勞動省提交異種移植的再生醫療計劃。厚生勞動相在聽取厚生科學審議會的意見,確認安全性的基礎上批准實施臨床研究,這是日本首次啟動異種移植的臨床研究。


       日本首次實施的異種移植被認為將是向1型糖尿病患者移植豬的胰島。1型糖尿病患者胰臟內的胰島因免疫等原因受損,從而無法分泌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從兒童到青年,發病率很高。現在的治療方法是將腦死亡者的胰臟和胰島移植到患者身上,但是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另外供體也嚴重短缺。據推算日本國內的1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在7~10萬人。其中,據稱有超過100人在等待移植胰臟和胰島。為了解決供體不足問題,開發了用半透明膜包裹豬胰島細胞的「生物人工胰島」。

  紐西蘭已啟動臨床試驗

       該膠囊可以通過胰島素和胰島生存所必須的營養物質,但炎症物質卻無法通過。因此,移植後即使不使用免疫抑制劑也可以抑制排斥反應。紐西蘭的創業企業Living Cell Technologies已經在紐西蘭實施將生物人工胰島移植到患者腹中的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報告顯示,雖然沒有完全無需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但是胰島素的使用量有所減少,此外1~2個月的血糖值的平均值血紅素A1c的值也出現下降。此外低血糖的發作也出現減少。

        日本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胰島移植項目組長霜田雅之表示「將建設胰島移植用豬的飼養設施,力爭3~5年後實施臨床試驗」。福岡大學醫院再生醫療中心的小玉正太主任教授也表示「將推進籌備工作,力爭3年後啟動臨床試驗」。今後,很可能在日本的多家醫療機構實施豬的胰島移植臨床試驗。

        1型糖尿病患者和家人的支援團體—NPO法人「日本IDDM網路(佐賀市)」希望借助生物人工胰島移植根治1型糖尿病,正在籌集資金以支援此類研究。

   60年代曾進行黑猩猩和狒狒的臟器移植

  腦死亡者的臟器移植在歐美得到廣泛實施,但即使是在比日本提供者更多的歐美,臟器不足都日趨成為嚴重問題。據稱在世界範圍內,超過10萬名患者正等待移植。作為解決這種臟器不足的措施之一,被寄予厚望的是異種移植。

  首先在1960年代,接近於人類的黑猩猩和狒狒的肝臟、腎臟及心臟移植得到實施。但是,患者因排異反應而死亡。

  進入80年代後,作為臟器提供動物,豬開始受到關注。其原因包括豬的臟器大小和生理功能類似於人類,而且在家畜中,微生物污染較少,飼養頭數多。由於狒狒感染了對人類具有危險性的各種病毒,同時供給數量有限等原因,豬的受關注度開始提高。

   培育植入減輕排異反應的基因的豬

  在豬的臟器移植中,移植後數分鐘出現的超急性排異反應成為課題。1992年植入減輕超急性排異反應的基因的豬被培育出來,1995年獲得了這頭豬的心臟在猴子體記憶體活60天以上的結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1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