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爭鋒人工智慧研究 日本被甩身後
2017/11/22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學術出版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共同分析了全球有關人工智慧(AI)的論文的動向。其結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各國研究開發競爭的實際情況。
![]() |
在AI的研究開發方面,日本的産業及學術界落後於他國 |
作為體現高品質研究的指標,日經與愛思唯爾統計了各國研究機構及大學等有關AI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結果發現,中國以大學為中心被引用數迅速增加,而美國方面,微軟和谷歌等企業的存在感突出。一方面,在發展迅速、被視為「智力的全面比拼」的AI的研發中,日本的産業及學術界卻落後於人。
針對2012~2016年發表的論文,按機構統計了被其他研究人員引用的次數的合計,並列出了前1000位的機構。引用次數越多體現出該研究得到越高的評價。
AI相關論文被引用數排在第1位是擁有語音識別技術等的美國微軟,第2位是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第3位是中國科學院。在前100位中,美國的機構達到30家,中國也佔其中的15家。而日本只有東京大學排在第64位。
如果將目光集中於企業的話,除了微軟(第1位)外,開發圍棋AI「AlphaGo」等的谷歌(第8位)、開發AI技術「沃森(Watson)」的IBM(第47位)等美國企業的優勢明顯。
此外,可以發現企業所屬行業也很廣泛。除了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第425位)之外,美國半導體企業高通(第834位)和圖像處理半導體企業英偉達(第953位)也尋求實現與AI的相輔相成的效應。
日用品及製藥廠商強生(第814位)等還顯示出跨越行業的障礙、啟動AI研究的情況。
加拿大方面,以掀起現在的AI熱潮的多倫多大學(第6位)為中心,通過研究振興舉措走向世界前列。在通過龐大數據抓住特徵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方面取得了成績。中國的企業方面,華為技術(第936位)躋身了前1000位。
在日本企業中,在日語語音識別方面具有優勢的NTT以第269位居首。日立製作所(第647位)和富士通(第959位)次之。
美國由企業的商業化熱情形成良性循環,而中國由政府主導的研發投資形成良性循環。對於中國的大學迅速進步的背景,有專家分析稱,「研究人員眾多,論文的排名容易用於評價。正不斷展開競爭與合作,進而增加論文數」。像AI這樣的當紅研究的論文容易被引用,優秀人才正在聚集。
引人關注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第2位)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第13位)的突出表現。日本學術振興會理事長安西祐一郎對這兩所大學評價稱,「吸引海外的優秀研究人員,正在強化實力」。認為其似乎已在人才爭奪戰中佔據優勢。
在前10位以內,美國機構為5家,中國佔據其中2家,新加坡、法國、加拿大各有1家機構入列。
在2002~2006年,美國壟斷了除第7位的法國之外的前十。日本如果僅限於能與10年前相比較的500位以內企業,在2002~2006年,開發與AI關係深厚的人型機器人「ASIMO」的本田(第88位)、開發犬型機器人的索尼(第201位)等5家也曾榜上有名。
在AI的研究開發領域,圍繞2000年代出現的深度學習,谷歌、中國的百度及網路服務商騰訊控股等正在加快開拓業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