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太空開發向安保領域傾斜

日本太空開發向安保領域傾斜

2019/02/22

PRINT

  日本2018年12月修改了確定宇宙政策基本方針的宇宙基本計劃路線圖,明確提出與安全保障領域進行合作。太空開發相關技術是具有代表性的軍民兩用技術。過去日本的太空開發一直以産業利用和科學目的為前提,今後將如何保持太空開發與安全保障的平衡?

        

  在防衛領域商討增加GPS相關內容

   

  「與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合作」,2018年底修改的日本宇宙基本計劃路線圖中,此類表述隨處可見。明確提出太空開發要與同一時期修改的防衛計劃大綱等安全保障領域緊密合作。此前在資訊收集衛星、先進光學衛星、先進雷達衛星等從宇宙收集和活用地球資訊的遙感領域,日本也曾提出過與安全保障有關的目標。

      

日本的準天頂衛星(圖片由日本內閣府提供)

    

  日本此次修改宇宙基本計劃路線圖後,進一步在用於日本版GPS的「準天頂衛星系統」項目上增加了「討論在防衛領域利用及擴大利用準天頂衛星系統」的內容。此外,還在衛星通信、衛星播放、宇宙狀況把握、海洋狀況把握等多個項目中增加了與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合作的內容。

    

  儘管有的領域並未被明確寫入宇宙基本計劃路線圖中,但是也被要求強化與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太空垃圾對策在路線圖中被定位為維持和強化太空産業及科學技術基礎的舉措,並未提及安全保障。但是防衛大綱中則提出在活用太空收集資訊的同時,強化對太空垃圾的監視。

   

  由於火箭殘骸等太空垃圾對新發射的人工衛星等構成危險,所以有必要監視或清除。但另一方面,清除太空垃圾的技術可用於破壞人工衛星。還能夠讓他國的重要監視衛星癱瘓等。

            

  日本1月18日剛剛成功發射的固體燃料火箭「艾普斯龍」也是一樣。多種洲際彈道導彈(ICBM)均採用固體燃料火箭,該技術可從太空開發轉為軍事用途。三菱重工業的未來工學研究所常年參與導彈開發,該所的研究人員西山淳一指出,「讓外國意識到日本有隨時可轉用於防衛的技術是有意義的」。

     

  日本科學學界擔心政府介入

    

  一方面,日本科學界對於安全保障相關研究的消極聲音也很強。其背景是第2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以及反對核武運動活躍等。代表科學人員的日本學術會議在2017年發佈了《關於軍事性安全保障研究》的聲明,指出「圍繞保持研究的方向性和秘密性,存在政府將加強介入研究者活動的擔憂」。日本學術會議要求大學等設立審查研究主題恰當性的制度。繼承了過去發表的拒絕以戰爭目的開展研究的聲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