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研發競爭激烈,日企看準小型化
2020/01/29
在日本國內,除了SkyDrive外,無人機企業Prodrone也正在開發載人的救援用無人機。源自東大的企業teTra aviation也力爭開發可搭乘1人的機體,相關動向越來越活躍。
飛行汽車會如何改變社會呢?最大的變化就是個人的出行方式向空中擴大。除了少部分富裕階層外,迄今為止短距離的個人出行僅限於地面和水面。在全球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背景下,地面運輸網的建設受到諸多物理性制約。飛行汽車有望成為支撐新一代出行服務「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務)的交通手段。
![]() |
由於無需跑道,預計還將被用於離島和山區等交通不便的地區。發生災害時,向受災地運送醫生和救援物資或將更加方便。
飛行汽車有著改變人類出行方式的可能性。據美國摩根士丹利預測,包括機體和服務在內,全球飛行汽車的相關市場規模將在2040年之前達到1.5萬億美元。除了新興企業外,大型飛機製造商歐洲空中巴士和美國波音也力爭獲取這一巨大市場。
不過飛行汽車的普及也面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課題,例如航行管理系統等技術的進步、完善確保安全的規則、噪音對策和整個社會的理解等。初創企業與大企業和政府合作,在日本也制定出使空中飛行汽車起飛的計劃,這是日本企業打入世界市場的第一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山田遼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