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和群體免疫能否防住新冠病毒?
2020/05/14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這種先天免疫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在接種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BCG)的國家,新冠病毒感染者較少。卡介苗提高了先天免疫功能。大阪大學教授熊之鄉淳指出,雖然不清楚卡介苗的效果,但「越來越多的論文認為,由於病原體的感染而使先天免疫發生變化,從而更容易對抗下次感染」。
![]() |
可望通過接種卡介苗來提高先天免疫功能 |
卡介苗是把牛感染的結核菌進行減毒後製造的疫苗,被認為對嬰幼兒具有預防結核病的效果。在日本是用並排的9針注射器接種,皮膚上長年留下正方形痕跡,這就是著名的「印章注射」。
日本、南韓、中國等要求嬰兒出生後馬上接種,但美國和義大利未實行過這項制度,西班牙和法國也取消了接種。美國紐約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對各國的接種方針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患病率及死亡率的關係進行了調查,發現義大利和美國等未接種的國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於日本、巴西等進行接種的國家。
不過,承擔先天免疫工作的細胞不僅壽命短,不能長期發揮作用,而且針對特定病原體發起攻擊的能力也不強。躲過先天免疫的攻擊侵入到人體深處的病原體也不在少數。有些專家懷疑卡介苗的效果,因此還有許多不明之處。
製造抗體
為此,另一種免疫功能——「獲得性免疫」受到人們的期待。獲得性免疫是查明病原體的特徵進行攻擊的機制。首先由血液裏的樹突細胞等抓住病原體,再將其分解成肽(蛋白質片斷)。樹突細胞移動到淋巴節和脾臟,把作為病原體標誌物的肽出示給名為輔助性T細胞的免疫指揮部。
輔助性T細胞再將病原體的特徵傳遞給殺傷性T細胞和B細胞等其他免疫細胞。接到這一資訊後,殺傷性T細胞就對感染了標的病原體的細胞進行強力攻擊。與此同時,B細胞製造出名為「免疫球蛋白」的抗體,抑制病原體的機能。儘管這一機制稍顯複雜,卻是一套抵抗新冠病毒等病原體的巧妙的免疫系統。
在調查感染者是否已經獲得免疫能力方面,抗體檢測也備受關注。如果6~7成的人群有了抗體,就可以實現阻止疫情蔓延的「群體免疫」。
獲得性免疫在疫苗效果方面也非常關鍵。因為感染後獲得免疫的話,抗體能在體記憶體在數年~數十年時間。但也有人指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即使感染也很難形成抗體。
詳細機制還需要今後進一步研究,複雜的免疫系統仍有許多待解之迷。但無論如何,要想預防感染,必須通過日常生活來提高免疫力。可以説充足的睡眠和健康飲食非常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淺沼直樹、草鹽拓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