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發表轉向,打造世界級期刊?
2020/08/04
在世界各國積極推進科技研發的背景下,將明顯改變學術論文發表狀況的趨勢正在發生。中國此前重視在英美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甚至向研究人員發放獎金,但如今改變了方針。美國也朝著讓任何人都能迅速免費閱讀獲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的方向展開探索。中美兩個大國的行動或將對日本的科技研究造成影響。
中國教育部和科技部2020年2月向大學等發出通知,要求調整論文評估方式。中國政府此前鼓勵在英國《自然》、美國《科學》等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直向發表受關注文章的科學家發放獎金。由於這種獎勵政策,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出現激增。另一方面,被撤回的論文也在增加,有聲音指出論文存在粗製濫造。
![]() |
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評價的學術期刊《科學》和《自然》 |
新方針要求在評價研究人員時,不僅是向國際知名期刊投稿,包括向專業領域重要學術期刊和中國國內的期刊投稿在內,要進行均衡評價。評價關係到研究經費的申請和崗位晉陞等,有分析認為如果徹底調整評價方式,中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的舞臺將隨之改變。
日本國立情報研究所的準教授船守美穗表示「這是很大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似乎希望抑制向歐美期刊支付版面費發表論文,以提升國內期刊的水準」。
![]() |
獲得《自然》雜誌等刊登的論文的關注度高,經常被很多後續論文引用。論文的引用次數被稱為「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是顯示學術期刊影響力大小的指標。
中國的學術論文被認為在數量上顯示出追趕美國的勢頭,在品質上也顯著提高。中國政府之所以改變方針,被認為是希望在國內培育邁向世界的論文期刊(英文期刊),名副其實地成為科學大國。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倉田敬子表示「雖然能從中國國內收集到優秀論文,但能否吸引全球的優秀論文呢?今後關注的是能否打造中國版《自然》這樣的學術期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