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企要借鈣鈦礦型光伏電池打翻身仗

日企要借鈣鈦礦型光伏電池打翻身仗

2022/10/12

PRINT

 

      雖然鈣鈦礦光伏電池是日本開發的技術,但在實用化方面,則是海外企業處於領先水準。2021年5月,波蘭初創企業Saule Technologies開設了工廠,此外,中國的大正微納科技2022年7月開始使用設置在江蘇省的年産能為10兆瓦(1兆瓦等於100萬瓦)的設備,面向智慧手機製造商等量産大尺寸面板。

   

      不過,日本以外的海外企業的生産規模還很小,幾乎沒有面向大眾的産品。因此只要日本企業能夠提高技術能力,量産出成本和性能出色的産品,就有取勝的機會。

 

      面臨的最大課題是産品的成品率。鈣鈦礦電池的發電薄膜容易出現缺陷。據稱,以積水化學的試製品為例,達到産品品質要求的比例不到1%。

 

      鈣鈦礦電池的製造成本有望降至硅電池的一半,但成品率是削減成本的絆腳石。以已經量産的大正微納科技的電池為例,目前的製造成本是硅電池的約3倍。為積水化學等的研究提供支援的日本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鈣鈦礦電池的發電成本降至硅電池同等以下的水準。

  

      材料使用環境負荷較高的鉛也阻礙了鈣鈦礦電池的普及。源自京都大學的初創企業EneCoat Technologies(位於京都府久禦山町)用錫來代替鉛,尋求減少鉛的用量。該公司首席科學官(CSO)若宮淳志充滿期待地表示,如果可以放心使用的話“也可以用於可穿在身上外出活動的可穿戴式電腦等”。但該公司將首先生産使用鉛、不含替代材料的類型,2024年開始量産30釐米見方的電池板。

      

  

      據富士經濟預測,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35年將達到7200億日元,增至2021年的約50倍。針對日本企業的前景,該公司的專家川合洋平指出“各企業能否長期維持量産和價格競爭所需的數十億日元以上的設備投資,將成為關鍵”。

 

      從現有的光伏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來看,此前日本國內企業曾擁有較高全球份額,但投資規模更勝一籌的中韓企業擴大生産規模,降低成本,奪走了市場。因此日本企業需要避免重蹈覆轍的經營判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三隅勇氣、矢尾隆行、北川舞、草鹽拓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4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