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獎者年齡上升,或超平均壽命
2023/10/04
針對諾貝爾獎的3個自然科學類獎項,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等進行了獲獎者得獎時平均年齡的調查,結果顯示平均年齡最近已上升到69歲,在80年裏上升了約16歲。隨著科學的進步,需要學習的知識增加,成為研究人員時的年齡也隨之延後。另外,研究人員的增加等科研範圍擴大,優秀成果不斷增多,出現了排隊等候獲獎的情況。
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和神戶大學的分析顯示,2020年代獲得諾貝爾獎3個自然科學類獎項得主的平均年齡為69.4歲,與1940年代的53.8歲相比上升了15.6歲。平均年齡到1980年代為50多歲,到1990年代超過了60歲,2000年代上升到65.7歲,2010年代上升到69.1歲。
諾貝爾獎得主老齡化現象的原因有2個。首先是與獲獎相關的重要研究成果發表的年齡從1940年代的35.3歲上升到2020年代的42.1歲,增長了約7歲。
包括科學研究在內,學術研究是在前人積累成果上追加新發現的工作。成為一名研究人員,必不可少的是學習目前已經探明的科學知識。
在諾貝爾獎誕生後的大約120年裏,科學研究發展突飛猛進。成為研究人員之前要學的東西不斷增加。日本神戶大學副教授原泰史表示,「學習必要的知識,達到靜下心來搞研究的水準,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在距今100年前的20世紀初,研究人員在大學本科接受4年教育後,很快便得到專職職位的情況非常突出。研究人員在大學期間一定程度上學習了從事研究必需的知識。此外,當時能讀大學的人有限,大學畢業後即可成為獨當一面的研究人員。
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是英國科學家勞倫斯·布拉格,於1915年在25歲時獲得物理學獎。他以在高中物理教科書中也出現的有關X射線反射等的「布拉格定律」而聞名。使他獲獎的研究成果,是在他大學剛剛畢業後的研究中取得的。
在距今50年前的1970年代,成為研究人員的前提是在大學畢業後,再在研究所花費5年左右時間學習並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如此,研究人員多數情況下一開始便會被作為助手聘用。
但目前國際上的普遍情況是,讀完博士課程之後要先從事博士研究員等有任期的職位。原泰史副教授表示,「30歲前半就取得專職職位是很困難的」。隨著可以靜下心來開始搞自己想要的研究的年齡延後,取得顯著研究成果時的年齡變大的情況也逐漸增多。
第二個原因是,即使發表了有助於獲獎的重要研究成果,距離真正獲獎所需的平均年數也有所增加。從成果發表到獲獎的所需時間,在1940年代為18.5年,但到2020年代為27.3年,增加了約9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