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日本的網際網路「小眾」造星邏輯

日本的網際網路「小眾」造星邏輯

2018/07/23

PRINT

 

  收費標準由藝人自己來定。包月費從100日元到1萬日元不等。軟體開通到現在已有半年,註冊的藝人有300人左右。目前有很多藝人提出了申請,等待處理的超過600人。YouTuber、聲優、演員、運動員也在該軟體上註冊。

 

  收費更能加強粉絲意識

 

  「收費才能加強粉絲支援偶像藝人的意識」,THECOO首席執行官(CEO)平良真人説。藝人有時還會親自空降粉絲群。付費會員之間的夥伴意識更強,很多人會在上面聊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的會員每天在fanicon上要花幾十分鐘。

 

  福山ASAKI是一名模特。她平時主要以Instagram為主,從一年前fanicon試運作時進行了註冊。現在的會員數達到300,是平均水準的3倍,很有人氣。她會將一些不在Instagram上發的家庭生活照等私下的照片公佈出來,吸引了忠實粉絲。據説有死忠粉絲對著一張圖片就點讚7000次以上。

 

  藝人可以通過軟體了解會員的性別、年齡等條件,因此「可以實時把握粉絲的需求」,平良真人表示。fanicon正在成為有效的粉絲行銷測試工具。

 

  

  為了設置粉絲交流活動的空間,THECOO於3月將總部搬到原宿。4月,為擴大APP業務,從瑞穗資本(Mizuho Capital)和雅虎旗下的YJ Capital等基金融資約3億日元。

 

  對於時代的變化,大型媒體也並未袖手旁觀。4月,視頻網站C CHANNEL與松竹、集英社、PONY CANYON等7家公司合作,推出了利用手機視頻的星探業務。

 

  人氣偶像和藝人在該款APP上發佈視頻,將用戶的反應形成數字並進行排名。排名靠前者可以獲得合作企業提供的演出場所。合作企業之一的TBS控股公司董事仲尾雅至對此寄予厚望,「希望能在手機上發掘新星」。

 

  如果説傳統的明星誕生之路是在電視和經紀公司支配下的養成型,那麼如今則是以社交網站、智慧手機、IT為媒介在群體之間傳播熱度的擴散型。偶像本人拉近與粉絲的距離,也許光芒照射得不遠,但是卻增加了星光的亮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榊原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