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産市場搬遷1年,築地如今什麼樣?
2019/10/11
市場關閉1年後的東京築地街頭開始發生變化。市場遷至東京豐洲,到築地採購食材的人員出現減少,不過場外市場(築地市場分為場內和場外,場外市場不搬遷)的店舖因外國遊客的光顧而十分熱鬧。面向訪日遊客的和食料理教室很有人氣,用英語接待顧客以及營業到深夜的餐飲店增加,築地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請按照鮪魚、芥末和米飯的順序擺好握成團」,9月,和食料理教室「TSUKIJI COOKING」來了20名訪日遊客。訪日遊客們在老師矢島由希子(51歲)的英文指導下,花2個小時嘗試製作了壽司和照燒魚等料理。該料理教室于2013年開業,每月約有350名客人,絕大部分是訪日遊客。
![]() |
築地場外市場的料理教室裏的外國遊客(9月,東京都中央區) |
來自美國的布魯克(音譯,24歲)是第一次製作壽司,他滿意地表示,「是一次很棒的體驗。感覺在家也能做」。
市場剛搬遷時,日本國內「有的顧客誤以為場外市場的店舖也會關閉」(店舖相關人士)。另一方面,在海外,築地作為觀光景點的知名度提升,不斷有訪日遊客拿著介紹場外市場的旅行手冊來到築地。
老牌刀具店「東源正久」的所有員工用英語接待顧客。雖然用英語介紹刀具的專業知識很難,但代表董事小川由香表示「不介紹清楚是不行的。員工們一起努力學習英語」。如今店內一半以上的顧客是外國人。
海苔店變身餐飲店
伊藤海苔店的第4代店主伊藤信吾(35歲)在市場遷走後的2018年11月開設了「MATCHA STAND MARUNI」。他在顧客面前打抹茶、然後像濃縮咖啡一樣倒入牛奶或豆奶的情形被發佈到Instagram等社交網站上,在訪日遊客和女性等群體中獲得人氣。伊藤表示,「希望在場外市場與大家齊心協力守護築地特有的風情」。
晚上的築地也變得明亮起來。在很多人一大早就開工的市場搬遷之前,不少店舖過了午飯時間就放下捲簾門停止營業,而近來營業到深夜的餐飲店越來越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