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iPhone在日本10年漲至3倍,1部花6成月薪

iPhone在日本10年漲至3倍,1部花6成月薪

2021/09/17

PRINT

      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年公佈的薪資結構基本調查顯示,2020年日本全職勞動者的月薪(含加班費)為33萬600日元,僅比2010年增加2%。購買一部iPhone手機的開銷在日本人月薪中所佔的比重從2010年的最高19%上升到了59%。

 

      日本家庭開支中的智慧手機購買費上漲至2010年的3倍

    

      另一方面,用於購買智慧手機終端的日本的家庭收支負擔增加。日本總務省的2020年家庭消費狀況調查顯示,日本每個家庭平均每年花費在「智慧手機和普通手機終端」的費用為1萬4200日元(約合人民幣836.5元)。比2019年增加12%,達到2010年(當時的項目名稱為「行動電話(手機、PHS的終端價格和入網費)」的3.2倍。使用谷歌作業系統「安卓」的智慧手機也出現了很多高端機型。另外,在日本「實際零日元」購機已經非常困難,這些因素也産生了影響。

    

      如果智慧手機價格上漲,人們使用1部手機的時間也會延長。日本內閣府的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21年包括智慧手機在內的手機平均使用年限為4.3年,比2010年延長0.9年。NTT docomo mobile社會研究所2021年實施的消費者調查也顯示,1部智慧手機的平均持有時間為1年零11個月,比2016年調查時多5個月。

    

      在全球的智慧手機OS中,低價終端較多的安卓佔8成以上。據IDC調查,2021年4~6月手機廠商中份額排在第1的是南韓三星電子,佔18.8%,第2是中國小米,蘋果僅排在第3,佔14.1%。在日本,消費者收入沒有增加,手機終端價格卻不斷上漲。在這樣的情況下,iPhone一家獨大的局面為何還能持續呢?IDC日本公司的市場分析師井邊將史認為「主要是蘋果的品牌號召力和日本國內通信運營商的努力(推高了iPhone在日本的人氣)」。

       

  

      在日本國內,智慧手機的銷售也一直由通信運營商負責。各家運營商為了獲得客戶,長年採取大幅降低手機價格、通過通信資費變向收費的戰略。在智慧手機普及期,通過「(購機)實際免費」等活動來減輕消費者的負擔感,終端價格比較高的iPhone在日本市場所佔的份額也因此而提高。但在日本,一旦成為iPhone用戶,再換成用法不同的安卓手機的門檻就很高。各家運營商也推進了以舊iPhone換購的「包圍」戰略。

    

      日本手機孤島化市場的末路

    

      現在雖然按照日本政府的意向,手機終端的降價金額上限設定為2萬日元,但大型通信運營商以換購為前提,讓消費者分48個月支付手機款等,努力不讓消費者感覺到價格貴。從2021年起,各家運營商還開始提供便宜的通信資費套餐,比如:NTT DoCoMo推出「ahamo」等。如果通信資費降低,終端價格貴的負擔感就會減弱。

  

      最近,索尼及夏普等日本國內廠商也在致力於高端機型。在受美國制裁的中國華為失速後,仍有歐珀(OPPO)及小米等中國企業陸續以較低價格在日本推出高性能的智慧手機。在調查公司BCN負責調查智慧手機銷售動向的大蔵大輔表示「如果手機價格繼續上漲,而日本相對於他國的富裕程度繼續下降的話,在到達某個極限時,iPhone的競爭力就會下降」。

  

      過去,日本的手機以「i-mode」為首,在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實現了自主的進化,被戲稱為脫離了世界市場的「加拉帕戈斯(在孤立的環境下形成的市場或文化,或稱孤島化)」。面對智慧手機這一巨大環境變化,日本國內廠商無法適應,被來自國外的iPhone打敗,丟掉了份額。高端iPhone「不斷漲價」仍持續被購買的現狀表明了日本廠商已無法通過其他選項吸引消費者的這一孤島化市場的末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伴正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