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擔心中國奪走尼龍原料亞洲定價主導權
2017/07/24
中國開始全面出口尼龍纖維原料己內醯胺。此前,中國對己內醯胺的商業出口數量有限,但截至5月,已經連續2個月實施大量出口。隨著擁有龐大生産設備的中國涉足亞洲出口市場,繼鋼材等之後,己內醯胺的行情的下行壓力也將加劇。
![]() |
日本的整體産能只有中國的10%左右(宇部興産公司的己內醯胺工廠) |
中國大陸的大型化學企業4月向台灣銷售了600噸、5月銷售了1900噸己內醯胺。中國此前也有數噸規模的己內醯胺出口,但大部分是作為樣品出口等,主要為亞洲需求方的試購。數百噸規模的出口被認為尚屬首次。
對此,日本企業表現出警惕。日本化工廠商宇部興産的平井雅基(內醯胺與工業藥品營業部部長)表示:「作為今後擴大出口的準備,(中國)開始實施數百、數千噸規模的出口」。
中國此前也一直在影響行情,但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是最終産品的消費地。例如5月,中國進口的己內醯胺就達到2.4萬噸。不過,中國正在持續增強己內醯胺的産能。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的整體産能為270萬噸,佔全球的40%以上。
目前中國國內仍在繼續擴建工廠,該領域的大型企業力恒8月將增加20萬噸、年內將再增加20萬噸年産能。産能正逐漸從滿足國內需求提高至有能力出口。
作為己內醯胺價格行情的指標,宇部興産與台灣等亞洲大型需求商締結的協議價格在6月達到每噸1610美元,時隔2個月轉為上漲。原因是中國企業受到環境法規的影響,工廠開工率只有70%左右。
由於己內醯胺難以形成差異,所以越是擁有大規模生産設備的企業,在價格競爭中越佔優勢。東麗、宇部興産和住友化學這三家日本企業的年産能合計為28萬噸。而在年産能30萬噸的南京帝斯曼等中國企業中,還有4家企業的年産能為20萬噸級。如果中國繼續實施出口,很可能從日本手中奪走亞洲市場的定價主導權。
中石化6月向中國國內企業提出的己內醯胺價格為每噸1511美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