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緩和提振銅價 能否全面復甦有待觀察
2019/12/17
被認為能反映全球經濟的銅行情在最近迅速上升。由於中美兩國就緩和加徵關稅等達成協定,中國11月的進口量增加。成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期貨在12月13日一度漲至每噸6216美元,創出了7個月以來高點。銅價是否果真能走出去年以來的低迷,迎來觸底呢?
![]() |
銅行情之所以能夠靈敏地反映出全球經濟的變化,是因為銅被廣泛用於電力基礎設施、家電産品和汽車零部件等領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銅的行情水漲船高,到2011年創出1.019萬美元的歷史最高點。
2008年雷曼危機時一度跌破3000美元大關的銅行情實現V字復甦,得益於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舉措,需求再次擴大。中國佔到全球每年2300萬噸左右的銅需求的5成。銅行情體現的一半是中國經濟,因此具有預測中國經濟走勢的「銅博士(Doctor Copper)」稱號。
![]() |
自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摩擦變得激烈以來,銅價走勢低迷。與2018年高點的7348美元(6月)相比,2019年的高點僅為4月的6608美元左右。夏季以後只要略微高於6000美元就會回落。中國經濟的疲軟還波及東南亞各國,導致汽車零部件等的需求放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