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大宗商品 > 中美緩和提振銅價 能否全面復甦有待觀察

中美緩和提振銅價 能否全面復甦有待觀察

2019/12/17

PRINT

 

  關於作為原料的銅礦石供給,隱憂正在加強。在主産國智利,以學生對地鐵漲價的抗議活動為契機,10月以後反政府遊行擴大,治安惡化。

 

  多個礦山和港口參加罷工,開始給礦石的供貨産生影響。在秘魯,2019年夏季以後,由於道路封鎖等原因,礦石供給出現混亂。但是,三菱UFJ研究諮詢公司的主任研究員芥田知至指出,「銅行情的走勢比原油更不容樂觀」。

 

  自年初至11月底之間,美國原油期貨(近期合約交易)上漲逾20%,歐洲的布蘭特期貨也上漲約15%。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銅期貨11月最低點為每噸5800美元左右,比年初下跌約100美元。背景是世界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的經濟相對保持堅挺。

 

  

  銅行情在最近一週迅速上漲。在突破6000美元之後加快上漲速度,還超過了7月的高點(6170美元左右)。契機是進入2019年後大多同比下降的中國銅進口量在11月出現激增。還迎來中美就緩和貿易摩擦達成協定的觀測。

 

  主導行情迅速復甦的是投機資金的回歸。這意味著全球經濟暫時避免了減速進一步加劇的事態。

 

  但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能否恢復強勁勢頭,依然不明朗。芥田認為,「目前出現了中國的銅進口和銅消費復甦的跡象,但有可能是擔憂中美摩擦激化,搶搭末班車性質的生産活動暫時推高了需求。局勢仍難以判斷」。

 

  雖然快速復甦,但與4月的高點仍有距離。如果成功突破,情況或將明顯改變,但如果上漲乏力,「銅博士」的診斷結果將是「仍然不能保持樂觀的局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志田富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