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材料價格在中國拉動下呈上漲基調
2021/01/06
亞洲的材料行情隨著中國內需和美國汽車與住宅市場的復甦,以上漲基調迎來了2021年。中國2020年增加了鋼材與合成樹脂的進口,2020年下半年亞洲各國的內需也快速復甦。供給跟不上,供應短缺跡象推動上漲加速。雖然這種趨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根據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新冠疫情的變化,2021年上半年趨勢也有可能改變。
![]() |
在亞洲市場,在較早從疫情中復甦的中國拉動下,主要材料的價格上漲。實際上,中國2020年全年似乎有較多品類的進口量超過上年。
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2020年1~11月進口數據顯示,鐵礦石同比增長10.9%,增至10億7335萬噸。由於來自基礎設施相關領域和汽車的旺盛需求,粗鋼産量增加。以面向汽車和建材的鋼板為中心的鋼鐵産品的進口量增加也7成多,彌補了國內産量不足。
![]() |
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等推高亞洲材料價格(北京的工程現場,2020年10月,reuters) |
用於電線和電子零部件等的銅及銅製品、用於汽車輪胎及零部件的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也出現增加。從合成樹脂來看,多用於薄膜和包裝材料等的聚乙烯和用於汽車零部件等的聚丙烯增加1~3成。
亞洲的材料價格在中國經濟復甦的背景下,自2020年4月前後轉為上漲。典型例子是鐵礦石。美國調查公司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的統計顯示,鐵礦石的國際現貨價格截至2020年底為每噸159.2美元,在1年裏上漲7成以上。
從天然橡膠來看,大阪交易所的期貨價格(RSS,遠期合約)2020年10月下旬為每公斤274.3日元,與4月的最低點相比上漲95%。目前在240日元左右,雖然比10月的高點下跌1成,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仍高出2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