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大宗商品 > 中國LNG長期合同急增

中國LNG長期合同急增

2022/07/13

PRINT

    

      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中國政府對美國産LNG徵收額外關稅,兩國間的交易一度陷入停滯。但是到2020年額外關稅得到豁免,新增合同開始執行。竹原美佳推測認為:「即使中美的政治關係惡化,如果簽署長期合同,供給也難以停止。轉向長期合同也有規避制裁和禁運的風險的意味」。

 

   卡達增加6成

    

      不過,增加長期合同的不僅是美國産。與中東卡達於2021年1月~2022年4月簽署了4個合同(750萬噸),與俄羅斯之間則簽署了5個合同(576萬噸)。

 

     卡達正在推進到2027年將LNG産能比目前增加6成、增至1億2600萬噸這一充滿野心的計劃。有報導稱針對新建的巨大工廠,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正在為取得權益而展開談判。

   

      日本的東京電力控股和中部電力合併火力發電與燃料業務而成的JERA(位於東京中央區)2021年底結束了從卡達在25年裏採購逾500萬噸的合同。中國正好彌補了日本留下的缺口,並進一步擴大採購。

    

大連的進口LNG接收基地(Reuters)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令人再次認識到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歐盟(EU)明顯轉向擺脫天然氣對俄羅斯的依賴,加快LNG的採購。佔日本LNG進口約1成的俄羅斯薩哈林2號項目的前景也日趨面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在日本國內,LNG消費的增長難以期待,再加上去碳化的進展,缺乏簽署大規模長期合同的空間。歐洲的電力和天然氣企業也處於相同局面。有能力接受天然氣生産國要求的長期合同的僅限於「中國和國際石油資本」(外資LNG相關人士)這一狀況正在加強。

   

      2022年受疫情防控措施等的影響,中國的LNG需求減少,日本有可能再次成為最大買家。

 

      此外,如果加上中國長期合同的採購量,將達到1億噸,「不會一直以這種速度增加長期合同」(竹原美佳)。

    

      但是,預計中國的LNG需求到2030年達到1億3000萬噸,到2040年達到1億6000萬噸。如何滿足在20年裏翻一番的需求?中國的動向無疑將影響LNG供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 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