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方向未定,石油投資放緩 市場不穩
2023/03/06
問題在於以化石燃料為主體的未來到來時。如果IEA的「現行政策路線」成為現實、石油需求增加,滿足需求增加所需的上游投資額按截至2030年的年均來看需要約4700億美元,被認為比近年的投資額高出5成。如果達不到這一投資水準,供應將短缺,價格高企或長期持續。按照這一預測,到2050年的原油價格將為每桶95美元,漲至比現在高出2成的水準。
2022年的能源漲價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通貨膨脹。很多已開發國家為遏制通貨膨脹而迅速提高基準利率,作為副作用,經濟惡化隱憂加強。不過,最明顯受影響的或許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貧困階層。
![]() |
IEA推測稱,由於2022年的能源漲價,新興市場國家有1億7500萬人陷入無力支付電力和天然氣開銷的「能源貧困」。與富裕階層相比,貧困階層的能耗較少,但照明和取暖費用佔收入的比例更高。不得不依賴煤炭和薪柴等更為廉價、溫室氣體排放量更多的燃料來替代電力和天然氣。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專務理事小山堅表示,「從這次的能源危機可以看出,越是低收入國家的人民,價格上漲的痛苦越突出」。
![]() |
資料圖(Reuters) |
對於受到能源貧困困擾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説,已開發國家為了擺脫能源對俄羅斯的依賴,從全世界以高價採購石油和天然氣,同時由於對去碳化的顧及而減少對化石燃料的投資,結果帶來高價。已開發國家的這種行為顯得充滿偽善。如果新興市場國家的不滿加劇,為追求低價能源而倒向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將加深世界的分裂。
只要將來的能源的方向性仍未確定,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分歧就難以彌合。能源市場的不穩定性有可能會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浜美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