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經濟政策 > 白米是中國對日政策的秘密武器?

白米是中國對日政策的秘密武器?

2015/02/25

PRINT

  在中國,日本産白米正在顯出受歡迎的跡象。據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簡稱JA全農)統計顯示,2014年日本對中國白米出口量達到158噸,增至上一年的3.4倍。以日元對人民幣迅速貶值再加中國居民的收入增加為背景,部分中國人開始買得起高價的日本白米。

上海久光百貨正在銷售日本山形縣産的白米
  位於上海市的港資百貨商場「久光百貨」的地下1層食品賣場,從1月21日起開始銷售日本山形縣産的「艷姬」品牌白米的新米。價格為2公斤裝198元(約合3800日元)。銷售負責人介紹,「此前平日裏每天平均銷售5~6袋,但1月23日有顧客1個人就買了10袋」。據稱,購買者中擔憂食品安全,打算買給孩子和父母吃的中國人佔到大多數。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仍然非常嚴峻。2013年5月,廣東省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在抽查的18種大米中,8種大米檢出了鎘元素,隨後「鎘白米」衝擊席捲全中國。中國環境保護部與國土資源部於2005~2013年實施的土壤污染情況調查則顯示,在調查對象的630萬平方公里中,7%存在鎘污染超標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希望吃到安全美味白米的需求非常強烈。在久光百貨,上海産有機白米每公斤售價52.8元,台灣産白米2公斤76元,泰國産白米5公斤106元。日本産「艷姬」白米的價格遠超上述白米。

  在日本,「艷姬」很多時候10公斤裝售價不過3000~4000日元。該白米在中國的售價接近日本市價的5倍。

  日本産白米在中國價格較高是因為進口量受限。中國對於進口日本白米設置了較高的非關稅壁壘。在2011年3月的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之後,中國叫停從日本東北等10個都縣的全部食品進口。而對於其他地區的食品,則出台了要求提供産地證明的措施。

  中國於2012年4月重啟日本白米進口,但允許進口的僅僅是「全農Pearl Rice東日本」公司綾瀨工廠生産的白米。JA全農以外的白米在事實上無法進入中國,而在久光百貨「在山形産白米到貨之前,日本白米一直處於斷貨狀態」(銷售負責人)。

  事實上,除了通過去日本的遊客自己帶回中國之外,經由限制比中國大陸寬鬆的香港等非正規渠道,似乎有相當數量的日本白米流入中國大陸。在「淘寶」上,從日本出口到香港的新潟縣産「越光」白米2公斤售價96元,價格還不到中國大陸正規進口産品的一半。

  中國將白米視為「戰略産品」,並將其用在外交領域。2013年訪問泰國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向時任泰國總理穎拉承諾,每年進口100萬噸白米。作為回報,要求泰方允許中國企業參加泰國規劃的高速鐵路建設。為了獲取農戶的支援,泰國政府高價收購白米,結果導致白米庫存堆積如山,而中國恰好看到了這一點。

  日本政治的要害就是白米,中國政府很清楚這一點。中國能否出現真正的日本白米熱潮,似乎還將取決於兩國的政治關係。

  (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6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15
投票總數: 5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