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TPP談判在最後關口
2015/04/21
日美兩國4月20日圍繞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的談判進展艱難,交涉持續到21日淩晨。雖然在儘早完成談判這一點上,日美兩國的利弊是一致的,但在日本汽車和美國白米這一雙方都難以讓步的「禁區」,談判艱難。日美能否完成磋商還決定著參加TPP的12國的總體談判。為兼顧本國利益與完成TPP談判,日美繼續進行著攻防戰。
「在你還沒倒過來時差的時候,就匯總吧」,4月19日夜間開始的日美部長級磋商在日本經濟財政與再生相甘利明的詼諧語氣中開幕。當日下午剛剛抵達日本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弗羅曼也面帶微笑進行回應,第一天的磋商只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就收場了。
「這是弗羅曼首次照著工作人員設定的臺詞發言」,參加談判的人員認為「這次美國也是真心想談出結果」。
中國在亞投行的崛起也對日美希望加快TPP交涉産生了促進作用。弗羅曼在訪日前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我們制定不出在亞洲能夠競爭的規則,中國就會制定出有利於自己勞動者和産業的規則。」
日本經濟財政與再生相甘利明也在20日談判前表示:「今天是日美TPP交涉的關鍵」。
但談判一進入到白米和汽車零部件,氣氛就為之一變。早上9點半開始的交涉,到下午5點半左右中斷。甘利明為出席內閣會議而緊急中止。談判在下午9點半左右再次召開。
談判一致持續到21日淩晨,這是因為日本視為最敏感品種的白米無法輕易達成妥協。
針對美國要求日本擴大到每年進口17.5萬噸,日本的立場則是以5萬噸為上限。但有關人士透露:「執政黨的農林水産官員已經嚴令:即使這5萬噸的底牌,日方也不能先打出來」。
儘管日本正探討以11個TPP談判國為對象,設定總量接近10萬噸的進口配額方案,但能否得到美方的認同還不清楚。
在進行制度設計的過程中,出現了日本擴大白米進口會引發新的國民負擔的擔心。由於1995年度開始的零關稅白米最低進口量(最低準入)制度,已經給日本造成累計約2700億日元的損失。如果因為TPP而使得日本追加進口白米的保存和轉銷成本增加,這讓日本政府不得慎重處理。
日本採取攻勢的汽車領域正和農産品放在一起進行討價還價,美國也不輕易讓步。在日本TPP談判攻克了牛肉和豬肉關稅問題等難關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目前談判「在最後一個關口上」。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