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經濟政策 > 美國能在産業鏈上脫離中國嗎

美國能在産業鏈上脫離中國嗎

2021/03/01

PRINT

    

    要降低中國依存度,首先有必要確保中國以外的採購渠道。澳大利亞和美國也出産稀土礦石,但由於環境負荷巨大和成本方面的優勢,中國掌握分離和冶煉的大部分。現在,美國將本國出産的礦石出口到中國,然後進口加工品,應用於廣泛産業。美國和澳大利亞正在美國國內推進礦石的分離和冶煉工廠的建設計劃,促使該計劃走上軌道變得重要。

   

     針對成為藥品主要成分的原料,對中國依賴也在提高。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8月,生産面向美國的藥品原料的全球製造工廠的13%、即230家工廠位於中國。工廠數自2010年起在不到10年裏增至2倍以上。

   

   或將發生採購轉向的是佔純電動汽車成本的約3成的鋰離子電池。調查公司MarkLines統計顯示,從2020年車載鋰離子電池的市佔率(按生産容量計算)來看,全球首位為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佔25%。中國企業的優勢是能在國內採購作為原料的鋰,比亞迪(BYD)也排在第4位。

   

2月24日簽署總統令的拜登(華盛頓)(Reuters)

 

     在施政願景中提出脫碳目標、加快推進電動汽車普及的拜登政府不滿「美國是電動汽車的純出口國,但並不是電池生産領導者」。寧德時代也向美國特斯拉供應電池。為了降低對華依賴,美國需要與電池産量僅次於中國的南韓和日本合作。

    

    美國面臨的難題同樣也被日本等同盟國面對。美國政府官員為了降低對華依存,指出「進口限制也是一個選項」。外國企業為了能繼續向美國出口,也不得不採取不使用中國零部件等與中國保持距離的被迫姿態。

   

     某位日本國內半導體廠商相關人士抱怨説「美國和中國都是重要市場。希望在沒有障礙的狀態下開展業務」。但也有企業發現了商機。日本國內從事半導體設計的相關人士表示「如果中國企業脫離採購網,將以此展開營業」。

    

      還出現了與美國加強聯繫的動向。美國在臺協會(AIT)的所長2月25日與台灣半導體相關企業的高管等數十人舉行了會談,要求與美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拿到的資料顯示,德國在臺協會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等機構的代表也參加了會議。也有企業將美國主導的採購網視作新的安全保障。

    

     在稀土方面,同盟國有可能採取跟美國相似的應對措施。日本已通過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出資澳大利亞的礦山公司,以推動減少對中國依存的稀土生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2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