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尋求完善與東盟國家的供應鏈
2022/08/25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7月下旬對英國媒體《金融時報(FT)》表示,鑒於俄烏衝突等地緣政治上的環境變化,將加快與「擁有相同想法的志同道合國家」的貿易協定談判。
聯合國統計顯示,歐盟和東盟的貨物貿易額2021年為2500億美元。如果將10個成員國加起來,東盟已是歐盟的主要貿易夥伴,但截至同年的貿易額不僅低於中國和美國,甚至低於俄羅斯。
如果自由貿易網擴大,供應鏈將變得多樣化,能降低對俄羅斯等資源大國的依存。歐盟與中國於2020年12月就投資協定的締結達成基本協議,但由於隨後的關係惡化而推遲了批准。
![]() |
東盟成員國對俄羅斯的態度各不相同。大多數並不贊同美歐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歐盟高官之一表示,避免東盟成員國「至少不要靠近中俄至關重要」。
在安全方面,歐盟將根據2021年敲定的印度太平洋戰略,通過南海航行自由和軍民均可利用的敏感技術的出口管理來加深與東盟的合作。法國和德國根據自主戰略,向亞洲派遣軍艦和戰鬥機。
歐盟還在尋求參加東亞峰會(EAS)。東亞峰會的成員包括東盟10國、日本、中國、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美國和俄羅斯,是地區和國際社會的重要問題的對話方塊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竹內康雄 布魯塞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