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提醒全球金融存在5個風險
2019/04/11
首先是歐元區的國債。歐洲的金融機構大量持有義大利等南歐國家國債,如果財政風險加強,金融機構的自有資本可能嚴重縮水。
其次是中國的不良債權處理風險。中國的小規模銀行存在不得不在經營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增加低利差貸款的一面。在中國經濟減速的背景下,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存在激增的風險。
![]() |
第三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外流。尤其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券,歐美投資信託等的投資餘額達到8000億美元。如果某種不安導致投資信託解約增加,資金有可能迅速流出新興市場國家。
最後是住宅價格的調整。北歐、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在過去數年裏住宅價格大幅上升的國家不在少數。據IMF的分析,可以看到過剩貸款和提價,1~3年後的價格下跌風險正在提高。
所有風險都是在貨幣寬鬆在世界範圍長期持續的背景下形成的。最近數年來,再加上美國的財政刺激,世界經濟迎來改善,與此同時,可能對將來的經濟帶來打擊的扭曲也在積蓄。
作為應對這些風險的舉措,IMF列舉了(1)中央銀行和市場的適當的對話、(2)金融監管的強化、(3)財政赤字的削減、(4)防備新興市場國家資金外流等4點。
但是,如果為消除不均衡而加快財政重建和貨幣緊縮,又有可能成為經濟減速的導火線。在「經濟增長」和「抑制不均衡」這一兩難的局面下,探索適當的均衡點在哪,或將成為G20當局者背負的沉重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後藤達也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