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債的違約可能性和影響分析
2022/03/15
正常的國債債務違約,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介入,跟債權人一起推動減少本金和債務重組。如果俄羅斯與國際社會繼續中斷關係,這種舉措也難以推進。
焦點是這是否會引起海外金融機構的經營危機。大部分觀點認為海外投資者持有的外幣俄羅斯國債餘額只有200億美元左右,對金融系統的影響有限。俄羅斯國債在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很小。
不過,通過交換信用風險的金融衍生商品及信用違約互換(CDS)市場的風險波及令人擔憂。CDS就像債務違約時的保險一樣,賣方必須支付損失金額。
賣方大多數是對沖基金,與國債持有者不同,難以看到誰有風險。大和綜研倫敦研究中心的首席經濟學家菅野泰夫表示:「如果經由旗下的基金,金融機構蒙受意外損失,有可能造成金融動盪」。
1998年俄羅斯國債發生債務違約時,以借款擴大投資金額同時買入俄羅斯國債而賣出美國國債的美國LTCM實際被迫破産,引起了金融動盪。霸菱日本(Barings Japan)公司的執行董事信投本部長溜學表示:「當時,全球的中央銀行果斷決定實施貨幣寬鬆來應對。目前,由於擔心加速通貨膨脹,很難採取這種應對措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西康平、中元大輔、學頭貴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