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金融 > 瑞信AT1債券清零,金融安全網嘎吱作響

瑞信AT1債券清零,金融安全網嘎吱作響

2023/03/21

PRINT

      原因是什麼?瑞信不是破産,而是被收購,因此要給股東支付一定的對價。而「AT1債的協議條款包括:政府有扶持政策的情況下會造成本金損失」(日本金融廳),因此作為債券的AT1債持有人比股票更早蒙受損失。

   

瑞士大型銀行之間的救助事件波及到了其他歐洲的銀行(3月20日,蘇黎世,Reuters)

   

      德意志銀行3月20日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表示:「持有的瑞信AT1債接近於零」。

 

      發行AT1債的日本大型銀行的相關人士指出:「此次可以看作是瑞士政府主導的特殊情況」。但如果市場對整個AT1債越來越警惕,通過該債券增加自有資本將越來越難。

 

      瑞信原本是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指定的「對世界金融系統至關重要的銀行(G-SIB)」,一直受到嚴格的監管。自有資本比率(僅限於普通股等的CET1比率)截至2022年底高達14.1%,也符合流動性標準。

 

      但仍陷入困境是因為遇到了一天流出1萬億日元以上存款的流動性擔憂。

 

      本身問題頻發,又加上美國引發的信用危機推動,瑞信成為了狙擊目標。

 

      不管資本和流動性比率多高,只要銀行失去信用,存款就會不停外流,經營將立即陷入危機。瑞信事件表明,僅靠財務指標等數值難以監管銀行。

 

      作為中型銀行,不受嚴格金融監管的矽谷銀行破産引發了流動性擔憂。監管被鑽了空子,導致金融安全網出現破綻,波及到了本應安全的大銀行。

 

      與雷曼危機不同,隨著瑞信被瑞銀收購,無序的混亂局面應該就此可以踩下煞車。不過,市場上一度瀰漫的懷疑情緒並不容易消散。金融市場前景越來越不明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