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剛剛創先歷史最高凈利潤紀錄的三星電子2014年的合併經營利潤大減了30%。在中國市場,三星的智慧手機正在被小米等中國品牌奪去市佔率,利潤難以增長。
吸引中國消費者是關鍵
零售業方面,經營百貨商店和超市等業務的南韓樂天百貨的合併經營利潤減少了20%,止于1萬1883億韓元。樂天常務金佑暻對於南韓人消費心理的冷卻抱有很強的危機感。
正當南韓經濟減速之時,2014年4月又發生了「世越號」沉船事故。南韓全社會的消費心理變冷,富裕階層也減少了奢侈消費等。其影響最終體現到了零售等內需型企業的決算中。
樂天的整個集團內,低價銷售庫存商品的奧特萊斯購物中心的銷售勢頭良好,但百貨商店和大型超市的狀況不容樂觀。為保護中小零售店,南韓對大型超市施加營業限制,受此影響,南韓國內現存店的銷售額減少了3.6%。被寄予厚望的中國等海外業務的虧損也有所擴大。易買得超市(E-Mart)的合併經營利潤也減少了21%,跌落至5830億韓元。
唯一的「喜訊」來自快速增長的中國遊客消費。南韓最大化粧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雪花秀」和「蘭芝」等高級品牌在免稅店的銷售額增長至3倍,合併經營利潤也增長了52%,達到5638億韓元。此外第二大化粧品企業LG生活健康也確保了利潤增長。
經營利潤減少8%的現代百貨商店在免稅店業務中尋找出路,決定於2月參加首爾市內免稅店的投標。能否引來中國遊客似乎將會左右消費相關企業的業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加藤宏一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