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導彈開發背後有中俄影子
2017/08/28
英國智庫的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導彈專家8月14日發表分析稱,朝鮮通過黑市購買了在烏克蘭工廠生産的前蘇聯液體燃料引擎「RD250」的改良版,有可能是借此跨越式地提高了導彈發射技術。有觀點表示,改良後的引擎被用於朝鮮5月進行發射試驗的新型中程導彈「火星12」和7月發射了2次的洲際彈道導彈級的「火星14」。「火星12」是計劃發射到關島海域的導彈。
![]() |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5月14日在中距離導彈「火星12」前(朝中社-kyodo) |
南韓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尹德敏認為,7月28日深夜朝鮮第二次進行發射試驗的洲際彈道導彈的影像中出現的移動發射臺「是中國製造,幾乎是最新款」。中國用於民生用途提供的産品有可能被朝鮮拿來改造成了武器用途。
南韓國防部副部長在13日的電視節目中公開了美韓情報當局的分析稱,朝鮮火星14的大氣層再突入技術還無法確保完成。要想最終掌握這一技術,「至少需要1~2年以上」,但朝鮮有桌面上的分析和估算根本無法估量的實際情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支局局長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